4歲了不會叫爸爸 自閉兒療育要趁早



圖.文/王詩妤



小傑(化名)4歲了,但他會的語詞很少,只會偶爾跟著大人說出兩個字的字詞,像是「氣球」、「汽車」,但是要他再重複說一次,他就不理不睬了。爸爸很心急,不斷求神問卜,也帶小傑去接受語言治療,希望他快開金口。

日前爸爸牽著他的手接受門診諮詢。小傑不太看人,也沒看我,但是我很清楚,這是自閉症孩子最典型的特質。他抗拒著,不願意進入陌生的遊戲室,掙脫開爸爸的手,邊尖叫邊往外跑,爸爸和我費了一番工夫才安撫他。

爸爸無助地說:「我已經帶小傑上了半年的職能課跟語言課,我陪他一起上課時,覺得他根本沒在聽,也不太跟著老師一起做,效果並不好,我應該讓他繼續上課嗎?還能怎麼幫助他?」

我告訴他,不主動跟別人互動的孩子最缺乏的是動機,因此要進行提升動機的訓練。

「應用行為分析」就是針對孩子的動機,協助孩子打開跟人互動的大門,讓孩子一點一滴慢慢學會主動看人,然後主動靠近及聽口令,主動配合你的要求,他在環境中,也就能主動去接觸與學習。

「應用行為分析」與一般職能訓練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的核心目標與教學方法。例如:孩子要能說出「爸爸」,牽涉到不同技能的累積,他必須要有動機,要能夠注意到指導者說出的「爸爸」的聲音。接著必須要能模仿這個發音,然後配對這個發音跟這個人物。接著要能從一群人中找到爸爸,再來要能夠適當的表達,包括眼睛看著爸爸、拉爸爸的手、有表情地說出「爸爸」。

只是一個「叫爸爸」的行為背後,牽涉的卻是許多技能,這些就是「應用行為分析」訓練的目標。

0至6歲最佳療育期 家長別錯過

對於發展遲緩的小孩(包括:生理發展、感官知覺、動作、語言、認知學習、人際社會心理、情緒、生活自理等發展項目上有一種或數種明顯落後同年齡的孩子),0至6歲是最佳療育期,3歲前是黃金期,提醒家長不要錯過了。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兒童與青少年身心門診個案管理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0/today-health4.htm?Slots=BHealt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錦水國小資源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