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學生常見的學習行為特徵
使用說明:
「學習障礙學生常見的學習行為特徵」主要在提供學校教師瞭解學習障礙學生可能出現之行為特徵,做為初步篩選轉介學習障礙學生的的基礎。學生如果經常出現下列行為特徵,並不等於該生就是學習障礙學生,應進一步詳細瞭解發生下列行為的原因,以作為教學輔導的依據。
一、一般學習能力
1. 平時看似聰明,與一般學生無異。
2. 學習速度慢,明顯比同班同學較差。
3. 注意力差,不容易持續專心進行活動
4. 記憶力差,常記不住老師或父母交代的事情。
5. 理解能力差,常弄不清楚抽象或較複雜的符號或詞彙
6. 組織力差,說話或做事顯得凌亂,沒有重點與組織
二、學業表現
(一)聽
1. 聽話理解能力差。常抓不到老師或同學說話的重點。
2. 不喜歡聽人家說話或講解,聽課比自己學習更不專心。
(二)說
1. 在學校幾乎不說話
2. 口語表達能力差,無法和老師或同學溝通。
3. 說話不清楚,一般人不容易聽得懂
(三)讀
1. 不會注音符號
2. 不會認字,或會認讀的字很少(比一般同學少很多)
3. 無法讀課本或考卷說明
4. 閱讀不流暢、常斷斷續續或結結巴巴
5. 無法理解課文大意或複述閱讀內容的重點
(四)寫
1. 寫字困難,連仿寫或抄聯絡簿有困難。
2. 作業書寫凌亂,寫字像畫圖或拼湊完成、或重複描寫塗改。
3. 不會寫出完整通順的句子(尚未教到者,請跳過此項)。
4. 會抄寫,但不知字彙的意義。
(五)算
1. 較高層思考推理與同年齡同學會差不多,但基本運算能力有困難。
2. 不會一對一的數數。
3. 只能唸出20以下的數字。
4. 需要手指協助運算加減。
5. 會加減運算,但不會解應用問題。
6. 會加減,但不會乘除(尚未教到者,請跳過此項)。
7. 會加減乘除的運算,但不會解應用問題(尚未教到者,請跳過此項。
8. 雖然學過小數、分數,但小數、分數或比例的概念差,不會運用(尚未教到者,請跳過此項)。
三、學校生活適應
1. 經常忘記上課需要帶的聯絡簿、課本或文具,或沒有繳交作業。
2. 經常遺失個人物品,東西散亂,不會保管自己的東西。
3. 參與各項活動的反應及動作比一般同學慢。
4. 對人際互動的判斷常有錯誤,容易造成衝突。
5. 動作笨拙、奇怪或方向顛倒、緩慢,平衡感不佳等。
備註:本資料來源參考「學習行為特徵檢核表」(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執行小組主編)、洪儷瑜「特殊需求學生轉介資料表」、貝特門學障兒童特徵檢核表(載於洪儷瑜(民84):學習障礙者教育,199-202頁。)等。
表單的頂端
學障生的輔導策略
1、民國八十七年『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
「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以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有顯著困學習障礙指統稱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
2、學習障礙的鑑定基準
(1)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者。
(2)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者。
(3)注意、記憶、聽覺理解、口語表達、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推理或知覺動作協調等任一能力表現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無顯著成效者。
3、學習障礙的安置
(1)普通班
(2)資源班
4、教學策略
(1)應用行為分析
(2)自我管理策略:教導學生運用自我記錄自我增強等辦法
(3)認知策略教學:以相互教學為主
(4)社會技能訓練
(5)合作學習
(6)課程本位評量
5、教學活動內容:口訣….一讀、二問、三回答、四整理
教學活動項目 理解策略項目
一、讀:仔細的讀,把不懂的圈起來。 理解監控
1、.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的慢慢的讀。
2、如果碰到不懂的地方,先停一下,用筆把不懂的地方圈起來。
二、問:自己提問題考自己。 形成問題
1、就所讀的文章內容至少提出三個問題來考自己。
2、可以當成問題的類型如下:
(1)讀過之後還不太懂意思的問題。
把不懂圈起來的地方,變成問題然後問自己: 「…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2)文章上可以明顯的找到答案的問題。
例如:「…說什麼?」、「…做什麼?」
(3)需要想一想才知道答案的問題。
例如:「為什麼…?」、「我對…的看法是…?」
三、回答:用自己的話來回答問題。 重讀
1、用自己的話說出問題的答案。
2、如果說不出答案,回頭再看看文章內容並試著找答案。
3、如果還是說不出答案,努力的猜一猜可能的答案。
四、整理:用自己的話說出文章的重點。 聯想延伸摘述要點
1、說出文章中所提到的幾個重點。
2、舉出一、二個曾經看過、聽過、或經歷過的類似經驗。
3、把所列幾個重點的意思聯結起來。
如果有相類似的,將它們把合併起來。
如果有不是很重要的,把它去掉。
附註:學習障礙求助管道
醫療體系—凡設有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醫療院所,如台中市榮民總醫院等。診療費用含括在全民健保中;學習障礙對象為幼稚園至國高中的學生。
摘自學障生研習資料
資料來源: http://assist.tceb.edu.tw/5126p.htm
■有關學習障礙的疑問
問題一
學習障礙是不是我們一般所謂高智商、低成就的學生?除了學習行為參考指標外,家長該如何確定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
呂偉白女士答:所謂的「高智商、低成就」的說法,在學習障礙的判定上是無意義的,即使建中、北一女學校中,也有低成就的學生,所以這種說法對學障生來說其實是不適合;要確認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還必須根據專家學者、醫生的專業鑑定。
在醫學鑑定方面,一般大型醫院的精神科、神經內科、兒童心智科都可以作鑑定;在教育鑑定方面,可透過各縣市教育輔導團,邀集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檢測。家長如果希望孩子在學校接受學障的特殊教育輔導,必須經由教育鑑定的程序。
問題二
經過教育鑑定的學障生,學校會採用哪些教學措施?如果學校資源和能力不足,無法幫助學障生,家長應如何和學校做溝通,協力幫助學障生學習?
呂偉白女士答:學校對於學障生採行融入式教學,就是數學或國語學習成效不好時,就由資源班加強輔導,其他課程仍和原班級一起上課。老師在教學或成績的評定上,可以較一般生有更多的彈性,例如背誦能力很差的學障生,紙筆考試就可以由資料蒐集、撰寫報告或是口頭報告取代。
普通班教師要面對全班學生,比較難要求老師施予個別化教學。如果時間容許,家長可以在孩子有學習困難的科目上課時,到學校協助老師,指導孩子有效學習。另外,老師在教學時,讓同儕互相指導也是很好的方法。如學障生的學科能力差,但體育、美勞很強,就由學科好的同學指導他學科,再由他教導其他體育、美勞差的同學。
問題三
家長發覺孩子有學習障礙,是不是不應該太緊張,等到確定孩子的狀況,再提供特教補救?
呂偉白女士答: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學習障礙的孩童越早發現,越早施以補救教學,成效越好。如果是六歲發現並開始施行補救學習,在九歲時多半可以達到和一般生相仿的學習成效;但如果是九歲才發現並施行補救學習,則多數終生難達到和一般生相仿的學習成效。目前國內是在小學一二年級才進行學習障礙的檢測,相對於國外的標準,明顯是太晚了。如果及早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困難,經由醫生或專家鑑定,可以提早施以補救學,以免耽誤孩子的學習。
問題四
學習障礙的學生既然先天上學習困難,家長、老師是不是不要在課業成績上要求他們?
孟瑛如教授答:學習障礙只是某個方面學習有困難,並不是智能障礙,當然還是要關注他的課業成績表現。但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的是多元評量和無障礙的評量方式,不應該只有單一的紙筆考試評量,而就同一種能力有多種評量方式或替代評量,例如有閱讀、書寫障礙的,可以採用口述、報告或書面報告等替代紙筆考試。
問題五
學習障礙學生是否比較適合往技職方面發展,而不宜繼續接受高等教育?
孟瑛如教授答:在目前國內的義務教育體制,強調「通才」教育,但很多學習障學者都是屬於「偏才」型。這種偏才的學生,在一般中小學很難獲得適性教育,但在高等教育上,反而可以讓他專注於專業科目的學習,而不需要再強迫學習自己有困難的學科。以我個人為例,我對數學有學習困難,對數字沒有概念,但是我對文字就非常敏銳;美國歷任很多位總統,也坦承自己有某一方面的學習障礙,但這完全不影響到他日後的成就。
問題六
學障者在學校畢業後,缺少了學校的補救教學,家長該如何幫助他們?
孟瑛如教授答:對於學習障礙者而言,不管是在學校或是出了校門,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續他的學習動機和補救教學策略,也就是必須找出自己擅長的和有興趣的學習領域,以及有效的學習方式。例如,有些人對文字記憶有困難,卻擅長圖像的記憶,就可以想辦法利用圖像記憶,去彌補文字記憶的困難。
資料來源: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03
留言列表